Tuesday, October 29, 2019

怎么用TPRS教学法教“家庭住址”“电话号码”?

实践TPRS(通过读故事学中文)教学法已经有一个月了,学生纷纷表示特别喜欢这种方式。这个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输出量,使学生在口语流利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。

我使用的是传统任务教学法与TPRS法相结合的手段。在我看来,没有一种单一教学法能解决所有教学难题。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、学生特点、学生水平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。

我们学区的指定教材是“Easy steps to Chinese”。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询问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。学生是中文一的学生,学习中文两个月。

1. 
这是我和同学们一起编的小故事:(也许你会觉得名字很奇怪,但名字都是学生们取的,是他们觉得有意思的名字。)

Monster Pink 住在 Betty 家。Monster Pink天天吓 Betty.
Monster Pink对 Monster Turtle,“你来我家,我们吓 Betty。
Monster Turtle说,“你住在哪儿
Monster Pink说,“我住在Betty家
Monster Turtle说,“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?电话。
Monster Pink说,“我的电话号码是999-999-9999”

D-ing L-ing L-ing ☎

Monster Turtle 给 Monster Pink打电话,Monster Pink 不在家是,Betty在家
Betty说,“,你好。
Monster Turtle说,“喂,我是Monster。
Betty 吓死了。



2.
用循环问问题的方式讲故事,从而保证学生对故事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正确理解。


3.
学生能熟练说故事以后,一个练习活动就是让他们自己根据故事画漫画,然后看着漫画把故事说出来。这是用苹果手机图片作为故事的背景板,学生拉动图片复述故事。(Idea From Angel Kuong 中文教学百宝箱)


这是班上同学根据故事画的漫画。这个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练习了汉字书写,还能帮助老师检测学生对故事是否做到了真正理解。







在教“电话号码”这一课,传统教学通常采用做一个“电话簿”的活动。先不论究竟有多少人还在日常生活中用电话簿,当一个活动没有趣味时候,孩子的学习动力也会降低。

TPRS的教学实践之旅还在继续,希望大家继续关注。

Wednesday, September 25, 2019

第一次使用TPRS的新手老师手记



第一次看到TPRS在中文课堂的使用,是在一个一分钟的网络视频中。在那短短的一分钟,外国学生沉浸在全中文的语境中,热情地用中文回答老师的各种问题。课堂气氛活跃,师生互动频繁,没人打瞌睡,没人沉默,完全达到了一个语言学习的理想状态。



通过那个视频,我开始关注TPRS教学法。原来,TPRS早已经是一种风靡了语言教学界的高效又有趣的教学法。这种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文以及语法练习,通过讲故事与肢体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语言教学。
 
在教学过程中,学生与老师一同创造一个故事,并将需要学习的语法和词汇通过故事的展开而反复练习,从而将听说读写四部分综合练习。
 
创建这个教学法的老师叫做Blaine Ray。Blaine Ray当了多年的西班牙语老师,却时常因为自己的学生走神、上课不听讲等行为而苦恼。虽然他教了多年西班牙语,却发现孩子一点进步都没有。


后来他受到了Stephen 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理论和James Asher的通过肢体活动来学习语言(TPR)的影响,将两者结合起来,并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,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教学法。现在这一教学法已经影响了整个美国的语言教学系统,在ACTFL的全球语言教学大会上,关于这一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层出不穷。
  
今天我就来简单说说我是如何在课堂中操作这种教学法的。
 
1
学生学习新的单词,并且,学生需要设计和每一个新的单词相对应的动作。也就是说,每一个新的词都要用一个肢体动作来解释。比如“哭”这个字,学生可以将双手半握拳,平举在眼睛旁边,做哭泣的动作。

在老师教完所有单词以后,老师说一个新的单词,学生需要马上做出相对应的动作。这时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动作,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生词的意思。
 
2
当学生开始习惯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对生词的理解时候,就可以进入下一步,通过小故事来学习新的单词、复习已学单词。

故事的起承转合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。老师在这里需要不断地提出问题。比如今天我的课的主题是爱好,这一课新的单词由“喜欢”“打篮球““打乒乓球”组成。学生提议主人公的名字叫Bill,因为他是我们班一个学生的名字。

所以我们设计的故事是,
 
Bill 喜欢打篮球。Bill非常非常喜欢打篮球。Bill想和朋友打篮球。Bill没有朋友。Bill哭。
 
Bill去中国,Bill问 Bruce Lee, 你喜欢打篮球吗?Bruce Lee说,我不喜欢打篮球。我喜欢打乒乓球。Bill 哭。
 
Bill去英国,Bill问 Sherlock Holmes, 你喜欢打篮球吗?Sherlock Holmes说,我不喜欢打篮球。我喜欢拉小提琴。Bill哭。
 
Bill去 North Pole, Bill问Santa, 你喜欢打篮球吗?Santa 说,我喜欢打篮球,可是North Pole没有篮球。Bill哭。
 
这个故事中,Bill去的地点,是由学生来决定的。Bruce Lee喜欢打乒乓球也是学生告诉我的。而在讲故事的时候,作为老师,你就需要不断地提问。

下面附上我的讲课ppt,这个ppt框架参考了Blaine Ray的培训视频。





 
在老师引导故事的时候,一定要加入一个“转折“,设置障碍,添加问题。比如主人公不高兴了,主人公遇到困难了等等。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断地重复。

TPRS教学法主张一个词要听见75次以后,才有可能转为有效记忆。而达到不断重复的方法就是问问题。

TPRS建议的问题分别是:
1.对错问题。比如,Bill喜欢打篮球吗?Bill不喜欢打篮球,对?不对?
2.选择性问题。比如,Bill喜欢打篮球,还是,Bill喜欢打乒乓球?
3.Wh类问题。比如,Bill去哪儿?谁喜欢打乒乓球?Bill为什么哭?
 
这只是我TPRS之旅的初次小试牛刀。希望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。也请大家分享你的成功经验,让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好玩。

References:
Ray & Seely (2011), Fluency Through TPR Storytelling, 7th-ed. Berkeley: Command Performance Language Institute.